第297章 放弃做县学明算科的师训,是要回去管理家业 (第1/2页)
朱棡喝了一口茶,继续讲道:“接下来王员外准备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这五个小伙子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训练。
他要从这些人中间选出最为优秀的一个,成为自己的乘龙快婿,最终入赘王家。
对于其他落选的四个人,王员外也不会亏待他们。
他会根据实际情况,给落选者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差事。
毕竟这些人能够进入最后的候选名单,便已经说明他们自身是具备一定能力的。
就这样在王员外的悉心教导和大力支持下,这五名小伙子逐渐成长为,各方面都十分出色的人才。
完全看不出原本穷苦人家的影子,活脱脱五个公子哥。
不过最后能否通过考核,王员外还是要看他们经商能力如何。”
朱元璋忽然想到了即将举行的科举,“如今朝廷求贤若渴,要求重开科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不知道关于这方面,目前准备得怎么样了?”
朱标连忙神情严肃的说道:“经过几次朝会的商议之后,礼部尚书李允已经将乡试时间定在八月份。
会试在二月份,殿试则在三月份。
乡、会两试的时间,被定在了当月的初九、十二、十五三天。”
朱元璋摇了摇头,“将乡试时间定在八月份,实在是有些太晚了。
明天让吏部调查一下各地的社学,看看那些聘请来的‘秀才’,是否有具备参加会试能力的贤才?”
根据大明的相关规定:社学学生的入学年龄,一般限制在十五岁以下。
入学时无需经过考试,招生数额也无限制,凡愿读书者均可入学。
然而在学生入学后,一切费用都需要自理。
当然社学的师资,大都由地方官府出面从民间聘请而来。
这些由官方聘请来的社学教师,被学生尊称为“师训”,官府则通称他们为“秀才”。
社学教师的地位不高,主要是因为朝廷不会授予社学教师任何官衔。
每月既不给这些人发放俸禄,也不给予任何其它的经济补助。
如今为了填补大名的官员空缺,朱元璋允许社学教师参加科举,这无疑是给他们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然而大明朝廷最擅长的就是,阴谋诡计、两面三刀。
把“整人”当成一门学问研究的,恐怕也就只有这里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探索,朱棡已经意识到自己根本就改变不了,老爹在治国方面的天然缺陷。
可科举考试毕竟是一件关乎吏治的大事,朱棡还是决定提出更为中肯的建议。
“为了避免再出现,像户部侍郎张易那样尸位素餐之徒,儿臣建议恢复唐代科举时的明算科。
除了几何函数之外,明算科的题目还应包括,与算学息息相关的天文、历法。”
朱标忍不住眉头微皱,“之前你拿到国子监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
《夏侯阳算经》、《海岛算经》、《五曹算经》。
《张丘建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经》。
其中的很多内容,贡生们都反应根本就看不懂。”
朱棡叹了一口气,“这些算经都是华夏古代数学史上的著作,有的虽然作者已不可考,成书年代也有争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