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爱读小说 > 大明:区区刁民,反了天了? > 第二百五十章 臣请诛于允忠,满门抄斩!

第二百五十章 臣请诛于允忠,满门抄斩!

  第二百五十章 臣请诛于允忠,满门抄斩! (第2/2页)
  
  江南籍贯的官员,要求严惩私自下海走私的江南官员。
  
  乍一看,还真觉得这些官员,对大明皇帝忠心耿耿,大义灭亲,忍痛严惩自己的同乡。
  
  但细细想来,却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这些官员只不过是在努力和于氏一族,刘氏一族做切割,从而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已。
  
  这些南方的走私集团,确实够狠,对自己人也如此绝情。
  
  在明知营救不了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将刘氏一族和于氏一族彻底消灭,从而来保住其他人的利益。
  
  也不知道他们这样做之后,心里寒不寒,酸不酸?
  
  历史与政治的复杂性就在于此,看似与自己立场非常矛盾的举措,其实都是因为核心利益的变化。
  
  搞不清楚历史人物的利益关系,那就如同雾里看一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明明是一个为己谋私的奸臣,却在某一件事上,表现得像一个忠臣一样。
  
  所谓大奸似忠,就是这个道理。
  
  但只要深剖历史,理清他们的核心利益关系。
  
  便不难看出,其实驱动这些历史人物,做出复杂的,难以理解的,甚至是矛盾的举措的根本原因,非常简单,并且从未改变。
  
  只有两个字,利益。
  
  朱祐樘没有出声,只是暗暗将这些人记在了心里。
  
  这些要求严惩于允忠的官员,无一例外,全是江南籍贯的。
  
  其他地方的官员,因为事不关己,所以选择高高挂起,站在原地一言不发,根本就不掺和这档子事。
  
  朱祐樘的目光,在文官官员身上扫视了一圈后,看向了自己重新起用的,刑部尚书何乔新,点名提问。
  
  “何爱卿,你是刑部尚书,你来说说,此事朕当如何判罚?”
  
  何乔新之前提到过,他是赣州广昌府旴江镇人,是六部尚书中,唯一一位江南籍贯的人。
  
  朱祐樘故意点名让他谏言,就是在试探他的立场。
  
  若何乔新也只是轻飘飘地来一句,处死于允忠之后,就没有后续的话。
  
  他这个刑部尚书的位置,也就做到头了。
  
  何乔新被朱祐樘点名后,脸色顿时一沉。
  
  他快步走出队列,手执笏板,恭敬一礼:“回陛下,臣以为,确实应当严惩于允忠等人。”
  
  “但走私一事,牵扯诸多,应当不止有这两家人涉及其中。”
  
  “陛下可命张鹏继续调查,顺藤摸瓜,彻底清查走私一事,将走私势力,一网打尽!”
  
  何乔新的建议,在其他官员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扩大调查范围,清查更多的走私势力。
  
  看来何乔新也看出来了,朱祐樘斌不满足于只处理于允忠一人,而是想要扩大战果。
  
  那他就抛砖引玉,企图通过交出更多的走私势力,用来平息此事。
  
  但何乔新依然只是避重就轻,根本就不谈江南走私案的根本原因。
  
  朝中的江南文官们心中一惊,对何乔新的提议,微微感到有些不满。
  
  做做样子就行了,你这厮怎么还真跟着皇帝一起,对自己人开刀呢?
  
  谁知道,后面被张鹏交出来的倒霉蛋,是不是自己的家族呢?
  
  而朱祐樘对和何乔新的提议,也并不感到满意。
  
  江南走私案,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松结束?
  
  朱祐樘要的,远比这些江南走私集团们愿意给的,要多得多。
  
  朱祐樘面无表情地看向何乔新,沉默了好一会,才说道:“于允忠确实该死,只是朕有些不明白。”
  
  “之前刘大夏口口声声地说,下西洋一事入不敷出,有弊无利,下一次西洋要耗费数十万钱,而受益甚微。”
  
  “既然如此,那为何江南的官员们,又争先恐后地下海走私,屡禁不止呢?!”
  
  “难道是这些江南官员们,喜欢亏钱送温暖吗?”
  
  “甚至就连私藏郑和航海图的刘大夏,他自己的家族,都在偷偷下海走私呢?!”
  
  朱祐樘的这个问题,直指官员下海走私的核心原因,一下便令朝中所有江南官员,变了脸色。
  
  这些官员内心恐慌至极,身体不自觉地打着哆嗦,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们江南官员们,世世代代,守护了将近一百年的秘密,就要被朱祐樘给戳破了!
  
  自太宗皇帝驾崩之后,以三杨为首的江南文官们,就拼了命的掩饰郑和下西洋的真相。
  
  以杨士奇为首的江南内阁阁老们,不惜一连害死两位皇帝,彻底将下西洋之事,从根本上破坏掉。
  
  宣宗皇帝只下了一次西洋,准备第二次下西洋的时候,人就驾崩了。
  
  大明皇帝下西洋一事,成功被江南文官们拦了下来。
  
  到了英宗皇帝亲政后,英宗皇帝就察觉到了下西洋这事,荒废得很不对劲。
  
  好好的赚钱买卖,怎么说停就停呢?
  
  所以在斗倒杨士奇后,英宗皇帝便令工部侍郎焦宏,在闽州督造一百二十艘下西洋的海船,准备重启下西洋一事。
  
  但土木堡之变后,这件事就无疾而终了。
  
  大明皇帝下西洋一事,再次成功地被江南文官们给阻止了。
  
  后面被推上来的傀儡皇帝朱祁钰,在于谦面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他怎么敢在于谦面前,重提下西洋一事呢?
  
  所以江南走私集团们,过了舒舒服服的八年,开开心心,放心大胆地走私了八年。
  
  时至今日,都还有不少江南士绅,怀念朱祁钰这位明君,怀念于谦和朱祁钰这对君臣不疑的模范君臣。
  
  等到英宗皇帝复辟后,因为英宗一直在清算土木堡之变中参与的官员,同时又在尽力收复文官手中,被于谦窃取的皇帝权力。
  
  所以暂时没时间重启下西洋一事,八年后英宗皇帝好不容易有了权力,又莫名其妙地驾崩了。
  
  下西洋一事,也就无从谈起了。
  
  待到宪宗皇帝登基后,也对下西洋一事动过心思。
  
  他曾让汪直去兵部讨要航海图,但刘大夏就以一句找不到了为由,搪塞了过去。
  
  此后,宪宗皇帝也不再提及下西洋一事,甚至都没有处罚刘大夏,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就这样,重下西洋一事,再次无疾而终。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