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暗星宇宙的起源 (第1/2页)
无数模糊纤细的光须像海水的泡沫一样遍布在空间的浪涛上,这些光须就是未成形的星系。在大宇宙的黑夜里不停地飘荡;广袤的星云在闷热的太初宇宙中宛如夏夜黑暗中的梧桐花丛,在昏暗的光线下摇曳着。
引力像是一阵风,将这些稀疏的花叶卷在一起,星云开始坍塌。静静悬浮在太空的那些尘埃和气体开始聚集在了一起…………引力让他们开始互相吸引,在神圣的火焰中灼烧过的灰烬汇聚成团。
随着坍塌的继续,这些气体和尘埃会落入引力的井底。中心随着气体和尘埃越来越多,它的温度就会越来越高,经过几百万年的聚集过程中,原恒星就因此诞生。
但他们还不是真正的恒星,他们还无法进行核聚变。所以恒星仍然在吸收大爆炸的余烬壮大自身,这种慢慢聚集的过程我们叫做吸积过程。在此过程中,当引力将气体拉近原恒星的中心时,气体被加热了,发出或红或黄的光芒。
原始的宇宙曾在一瞬间的光芒后又落入无边黑暗,原恒星便成为了无边黑暗中的第一缕光,成为了在黑暗中飞舞着,散播微弱光明的萤火虫。
这光芒起初并不明亮,但当原恒星吸入的物质越来越多,密度越来越大的时候,热量就慢慢的被困在的星体内部,原恒星的加热速率会越来越快,角动量也会让原恒星开始自传。
直到达到了一个临界温度(大约1000万摄氏度),就在达到临界温度的一瞬间,原恒星的内核开始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恒星就这样产生了。
伴随着恒星内部被点燃,开始进行核聚变反应,氢元素也伴随着恒星内部的活动,进行一系列的核反应。变化的顺序大致分为氢元素——氦元素——碳元素——氧元素——氖元素——镁元素——硅元素——铁元素。
新生的恒星风是婴儿的第一声啼鸣,这声啼鸣吹散了环绕恒星的混沌气体,使得恒星在自身的奥尔特云中得以庇护一片天地。
这声啼鸣也扰动了余下的云团和石块,石块互相碰撞,形成更大的石块,进而形成了环绕恒星的,可孕育生命的行星。
太初的宇宙是闷热的,在太初不断降生的恒星就如同夏夜的繁花,在黑暗中一朵又一朵绽放。这夏夜繁花神似一片片六色堇花丛。
一朵花瓣是褐色而黑暗的:
这是未能成为一颗恒星的原恒星,它们被称作褐矮星,介于大型气态行星和最小的恒星之间。
这些古怪的星球上存在恐怖的风暴,木星上的大红斑风暴,海王星上的大黑斑于这些风暴而言也不过是和煦的微风。
在漫长的岁月中,褐矮星上的气态铁分子会浓缩成液态的铁云和铁雨。随着进一步的冷却,巨大的风暴就会扫过这些云层,铁雨则会在红色闪电的电光中倾盆而下…………
一朵花瓣是红色而微弱的:
他们是最小的恒星红矮星,他们发出的光很弱,要低于太阳辐射强度的5%,而最黯淡的花朵往往是长寿的,红矮星内部氢元素的核聚变速度缓慢,它们拥有较长的寿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