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小说

字:
关灯 护眼
爱读小说 > 大乘妙法莲华经 > 第89集《妙法莲华经》

第89集《妙法莲华经》

  第89集《妙法莲华经》 (第2/2页)
  
  那么,为什么你诵《法华经》的这个地方也值得我们去起塔呢?因为这个地方就是你法身出生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得道的地方,成就佛道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你转法  轮的地方,这个地方也就是你成就未来大般涅槃的地方。虽然你现在没有成就,但是你有一天成佛以后,对望过去,你当初就是在这个佛堂每天地受持、读诵,所以相对未来而言,它就是你的最初的因地,就是你法身成就的因地、你得道的因地、你转法  轮的因地乃至于你成就大般涅槃的因地。所以这个处所就是佛陀的法身舍利,值得恭敬赞叹。这个约处叹。
  
  辛四、约因叹
  
  这个成佛的正因。
  
  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行菩萨道,若不能得见闻、读诵、书持、供养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未善行菩萨道;若有得闻是经典者,乃能善行菩萨之道。
  
  在佛门当中,有些在家、出家的菩萨,他行菩萨道,可能受了菩萨戒行菩萨道。这个人如果一生当中都没有办法见闻、读诵、书写、受持乃至于供养《法华经》,那么这个人,不管他修什么法门,“未能善行菩萨道”,没办法善巧圆满菩萨道,他这个菩萨道有空缺、有欠缺。如果这个人在一生当中,除了广修六度、念佛、持戒以外,又能够受持《法华经》,这个人的菩萨道是圆满的。
  
  蕅益大师讲,什么叫有空缺?什么叫圆满?就是说,佛法讲因地,就是你的内心,心就是因地。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的因地的心叫拙度,笨拙的拙。拙度,就是以方便为因。什么叫以方便为因?就是你的因是从因缘所生法建立起来的。你看有些人,他一辈子就是做义工,他什么事都不做,他专修布施法。没关系,他今生先把布施这个功课做好,广修布施,来生成就大富贵。但是你没有把布施法会归到你的清净心、菩提愿,你这个人不能善修菩萨道。乃至于持戒等等。因为,你今天没有会归到心性,你的心变成一直在追求,而你追求的是一个不安稳的东西,因为追求果报,因为你不能够安住到巧度。
  
  第二个就是巧度。就是你没有安住一念心性的圆因之前,你的心叫做弟子心不安。你看修布施的人,初学者还好,到老参的时候,做义工就开始思惟,就开始打量了,说:欸,我这个布施要怎么样修才能够成就大布施、大功德?我这个持戒要怎么持戒,我来生的功德能够得到最大化?所以我们一个人不回归心性,从因缘来看事情,你的得失心就很重。得失心重以后就怎么样?弟子心不安。你一个人一旦心不安,你的修行就起起伏伏了。有时候就很沮丧,你觉得你的布施修得不好;有时候你就很高慢,你觉得你布施法修得特别不错。所以,一个人没有学《法华经》,他的修学变成一种不安稳的状态。
  
  忏公师父讲一句话,说,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讲出这句话,这个人内心是安住了。就是学《法华经》的人,他做修行功课,他时间到了就是,一天拜两百拜就两百拜,他就固定,因为他“其心安如海”,他已经跟诸佛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所以他开始怎么样?内观了。他才会讲出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
  
  我们在办僧教育的时候,最怕的就是有学生跟我讲说,欸,主任,我三年之内要誓证念佛三昧。这种人就危险了,因为他有所得心太强了。修行是不能去追求果报的,大家都知道,这是所有修行人的一个共识,就是你只能问因地。你在因缘里面打转,一开始可能比较老实,重视布施的因,反正我做该做的事情,但是时间久了以后,你会从追求因地开始执著果报了。那就是你起颠倒的开始了,你开始去注意到你未来的果报,就是你失去正念的时候了。因为你有所得心太重,就会变成印光大师说的“急火攻心”,那你就让你的冤亲债主有机可乘。
  
  所以佛陀就很清楚跟你讲,你没有修《法华经》,你的法门修得再多,未善行菩萨道!因为你没有安住在佛陀成佛的正因,你安住在佛陀施设的一种方便因,就是因缘的生灭相。你只有安住在不生灭的一念心性,才是善行菩萨道。这个因地是很重要!
  
  辛五、约果叹 分五:壬一、近果;壬二、立喻;壬三、合法;壬四、释近;壬五、拣非
  
  我们看果地,约果叹。约果叹当中有五段。
  
  壬一、近果
  
  其有众生求佛道者,若见若闻是法华经,闻已信解受持者,当知是人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面是约着我们因地的安住,这以下是讲最后的结果。如果有一个众生受了菩萨戒,开始发菩提心,修学六度而追求佛道,那么这个人“若见若闻”,他能够听闻《法华经》,乃至于透过三周说法如理思惟以后,信解《法华经》,乃至于到,受持《法华经》,开始读诵、书写、为人演说,受持《法华经》,那么透过三个阶段——见闻、信解、受持,这个人已经怎么样?“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近,相对远来说的。这个近就是他已经直截了当地契入成佛之道。不是像我们修因缘所生法,在那边拐弯抹角。
  
  这个因果法则,它有两种因果。
  
  一个是五乘的因果,就是权法的因果。权法的因果是要变现的,它是透过心识变现。你看,你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是个善法,结果你得到快乐果报。这个果报是怎么样?是一个无记。果报没有善恶,只有因地有善恶。你持戒是个善法,你成就尊贵身的时候也是无记,没有好坏的。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而放逸造罪,你也可能因为你尊贵身得到鼓励开始修善。所以快乐的果报到底是善是恶?不决定。你可能因为快乐而堕落,也可能因为快乐而得到鼓励增上。所以果报是无记,因地是善。
  
  只有成佛的因果是一致的。就是蕅益大师常说的,妙因妙果不离一心。你在追求佛道的时候,你的因地是修一念心性,修《法华经》的人,不管布施也好,拜佛也好,念佛也好,你的重点是用这个法来庄严你的内心。结果,成就果报的时候,还是一念心性,还是你这一念心性。但是你这一念心性多出了无量的功德庄严,它摄持无量功德庄严,变成法身。大功德法之所庄严,叫做法身。心性也好,法身也好,其实就是同一个东西。就是你学《法华经》以后,你未来成佛的心就是你现在的安住的一念的清净心、菩提愿,这两个没有改变。只是说这两个,清净心、菩提愿,多了无量无边的资粮功德,差别在这里。
  
  这个可能有点抽象,我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过去有一部电影叫做《卧虎藏龙》,可能有些人看过,是李安导演的。它讲到有一个武林高手叫做李慕白。李慕白长时间在武林当中打转,觉得这个是非太多了,就宣告退出武林。为了表示他的决心,他就把他的宝剑,青冥剑,供养出来,给他的好朋友,一个贝勒爷。然后昭告武林说,我退出江湖了,我的宝剑,这种削铁如泥的宝剑献出来。结果没有多久,有一天晚上这宝剑就被偷了。被偷了以后,李慕白就暗中去查访,哦,原来被朋友的女儿偷了。他女儿在家里面偷偷学武功,学了一些武当派的武功。李慕白就用计谋,有一天晚上把她调出来。调出来他就问这个女儿说,你为什么要偷这个宝剑?朋友女儿说,我要用青冥剑称霸武林。李慕白说,称霸武林不是靠这支宝剑的,就跟她开导。这个女儿她不听的,李慕白就从树上就摘了一根树枝,说,你用青冥剑,我用树枝,三招之内你能够打败我,我就把这个宝剑无条件地供养给你。如果你不能打败我,你就把宝剑还给我。结果她用青冥剑跟李慕白打了三招,还是打不过他,被李慕白打败了。
  
  诸位!一个青冥剑,一个树枝,从法门来说,这个法门太高,那个法门太低了,但为什么她被打败呢?因为能持这把剑的心不一样。诸位!你们如果是初学者,这句话可能没有体验。你大概学佛超过十年以上,你会发觉一个问题,所有的修行都进入停顿状态,或者是缓慢状态。就是刚开始大家修行的时候都是一直拼,因为你那个时候道心强,体力也好,不管是拜佛、念佛、布施、持戒,都很精进。到了十年后,大家都缓慢下来,那个时候就不是拼你的精进了,是看你的心理素质了。因为你会做功课,别人也会做功课,你在家会念佛,他也会念佛。所以,到了十年以后,每一个人在法门上就没什么差别了。如果你不会归心性,你的挫折感就很重了,你会觉得说,好像修到这个时候,进入到一种空亡的状态。前面看不到出路,后面已经过去了,不可追了。你过去的辉煌时期,你以前闭关怎么用功那毕竟是过去了,那未来比较重要。一佛乘的因果就是说,你的心理素质是关键,而不是那把剑。
  
  所以我们一再强调,单一的功德是成不了大事的。单一的功德,你说我这辈子,今生给你八十岁,你就专修一个法门,你也成不了大器。但是你今天用《法华经》,以清净心跟菩提愿,这一个所谓的菩提善根,你所修的法门那就是大白牛车了,你跟佛陀站在同一个水平,你跟佛陀安住在同一个家。就是说,你的所有的法门当中,重点是你后面有一个无价的珍宝——自性功德力出现了。你这个摩尼宝珠跟佛陀是同一个品质的,只是佛陀比较大颗,我们比较小颗,我们叫名字即佛,佛陀是究竟即佛。但是注意,这两个宝珠的作用是一样的,体质是一样的。
  
  所以诸位!你今天只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你追求因缘果报;第二个,你安住一念心性,放弃对果报的追求。你追求因缘果报,就是你今天选择离家出走,也可以。说,我不要住在家里面,那么无论你怎么打工,你顶多就是佛陀说的,你就是让你得到一天的衣食,就是一日的所需而已。你一个乞丐你能够做什么事情?但是,你选择回家就不一样了。诸位!你是继承家业,你内心的功德,清净心菩提愿的功能就表现出来。
  
  所以我们现在不是说法门不重要,而是有比它更重要的,就是一心真如!你要进入一心真如,只有一种情况——放弃对果报的追求。你不可能又想要追求果报,又想安住真如,没有这回事情,你没有那个本事。所以,那个清净心强调的就是离一切相,你才有可能产生广大平等的菩提愿,即一切法。
  
  一个人会学《法华经》,这个人眼光是看得很远了,他不会看今生、来生这种小小的果报,所以佛陀约因叹、约果叹。就是说,如果说你今天只是追求一些来生的快乐比一般人好很多,你就这么点志向,那就算了。如果你有志于无上菩提,追求佛陀的万德庄严,那回家变成是关键了,很重要!因为你再怎么修单一的法门,再怎么打工,通通没有用,根本还是要回家,所以叫“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说,你今天关键在于见闻、信解、受持,这是三个核心。
  
  壬二、立喻
  
  这讲出一个譬喻。
  
  药王!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
  
  这段譬喻,蕅益大师讲到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讲到土,一个讲到水。一个是泥土,一个是水分。泥土是什么呢?泥土就是佛陀所说的教法,这是文字的教法。但是文字的教法里面,它能够摄持水。文以载道,是吧?所以泥土跟水之间是有关系的,是用教法来摄持这个水分,用这个泥土来摄这个水分。
  
  我们看,先把泥土跟水分的关系讲清楚。说,“药王!譬如有人”,这个不是一般人,是发了出世道心的修学菩萨道的道人。他只有一分道心,他还没有修学佛法,所以怎么样呢?“渴乏须水。”他空有道心,但是他缺乏这种法水的滋润。那怎么办呢?“于彼高原,穿凿求之。”这个高原表示他进入了一种末法时代五浊恶世,他不是在低洼,低洼的地方求水容易,但是他到了五浊恶世的时候求法困难,变成高原,这种高山的地方。
  
  那么,他用他的各种努力,往泥土里面去挖的时候,“犹见干土,知水尚远”。我们一开始在修学,就碰到的是干土。这个干土就是指的佛陀讲阿含时。阿含时讲因缘所生法,讲生灭四谛。阿含时它所强调的就是一种小乘的我空。它那个空是对立的,它从无常故苦,苦即无我,所以它灭色取空。这个离佛法的中道实相的法水是非常远。基本上,我们从《阿含经》看不出它有中道实相。基本上它就是,你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你要么堕入因缘的有相,那就是轮回;你要么成就偏空涅槃。你只能在空性跟有为法之间作一个选择,所以它没有所谓的中道平衡的概念。所以“知水尚远”。
  
  但这个人不放弃努力,继续往下挖,“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透过阿含的四谛以后,他开始学方等般若,接触到大乘的空性,知道无生的思想。无生的思想离真如本性就很接近了,因为它那个空不排斥万法,它是一种本体的空。但是,它还是执著一个法,这个法叫做空,它没有把这个空的法会归到一念的心。所以我们一般在《法华经》不讲空,叫做清净心,这表示它是一个有明了性的心。所以透过他努力以后,从《阿含经》提升到方等般若,他已经怎么样?见到湿土。哦,这泥土里面有水分了。佛陀在方等般若并没有明显地把众生本具、诸佛所证的一念心性讲出来,但是这个地方已经是所谓的带通别正说圆教,这个方便法已经含摄了实法。
  
  一直到《法华经》,“遂渐至泥”。你读了《法华经》,你才真正地遇到所有的泥。这个泥就是水分非常多了,这个时候你对成佛的心就坚定了,你的心也安稳下来了,你不再追求一些因缘果报了。你知道人生不是追求,人生只是叫做历练,用各种法去开显你内心的东西,不是去追求什么东西。所以这个时候,“知水必近”,就知道成佛的道路不用急,慢慢走,只要把这个方向走对了,是迟早要成就的。
  
  所以这个地方讲到三种次第。一开始追求的是干土,然后是湿土,最后变成泥,泥跟水已经混合在一起了。
  
  那么这个譬喻,我们看他的合法,壬三、合法
  
  看经文:
  
  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好,我们先休息十分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