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连自己亲妹妹都骗? (第1/2页)
“疼不疼啊?”
李学武看着龇牙咧嘴的大胸弟,将自己还动过的茶杯递了过去。
“你挨揍是一点都不冤啊!”
“嘿嘿嘿,没事——”
老彪子揉了揉胳膊,嘿嘿一笑道:“逗她玩嘛,夫妻情趣,难道还要相敬如宾啊?”
“呦,你还真学习了啊?”
李学武故作意外地打量了大胸弟一眼,点头笑着说道:“行啊,狗熊穿大褂,人了。”
“与时俱进嘛,你常讲的。”
老彪子端起茶杯灌了一口,撇了眼窗外道:“跟钢城老逼着我写作业。”
“她兴许是拿我练练手,做梦都想着当老师呢。”
“嗯,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好啊——”
李学武微笑着点点头,拿起茶壶给他斟满了,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我就不给你说阶级那点事了,你自己应该也知道,现阶段知识确实能改变命运。”
“啥时候不能了?”
老彪子挑了挑眉毛,说道:“我觉得知识啥时候都能改变命运!”
“你别看现在是这种形势,但我自个儿品的,这有学问的永远比没学问的强。”
他端起茶杯捧在手里暖呼着,抿着嘴角强调道:“反正我闺女长大了,必须上大学。”
“别的就不说,我和庆兰去钢城,那账本和业务,我十天半啦月都没学明白,庆兰一上午就勾算清楚了,这有学问的不就比我强?”
“服了气了?”
李学武笑着打趣了一句,没给他讲什么时候知识不能改变命运了。
当知识的获取途径以及应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的时候,知识就改变不了命运了。
以前的小学生作文里{20年后的我}都要写当医生、科学家、宇航员等等。
因为在孩子和家长的认知中,这些职业能够改变人生和命运。
但后世你再问小学生的人生理想是啥,很多孩子都在讲要当网红。
为什么?
因为学习知识已经变得特别普及和容易,甚至容易到要出头必须卷起来的地步。
可就算补习班和各种努力,考上好大学,其获取物质生活的能力也比不上网红来钱快。
因为就连家长都知道,什么样的猪撞到风口上都能飞起来。
没上过几天学的都能年入几个亿,你让孩子们专心课堂十几年,他们能愿意?
再反过来说,真想当医生、科学家、宇航员,你觉得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当得了?
李学武不是很喜欢这个时代的意识形势,但他更珍惜这个时代的淳朴和认真。
至少这个时代给了很多人平均的机会。
至少他身边的人都在很努力地生活着。
如果在后世,看面前“一彪人才”的大胸弟,那绝对是大网红的材料。
你要说扯几把蛋,谁能扯得过他去。
“我有啥不服气的?”
老彪子喝了一口热茶,并未在意面子问题,坦然地说道:“我早就服气了。”
“从她比我更快拿捏账本,比我更懂安抚人心,我就知道戏文讲武人打天下,文人治天下是有道理的。”
“你也可以做文人嘛——”
李学武却是没想到,大胸弟有了孩子以后,这成长的速度这么快。
评价男人总要经历几个特别的阶段。
小的时候看长辈,成家以后看媳妇,而立之年看孩子。
你要说看这人从小行不行,只看他爹妈的品行就成了,至少有三成把握。
你要说看这个人长大了行不行,看看他媳妇是啥样的品行,至少有四成的把握。
你要说看这人都当爹了,还没有管教孩子的明白心,那趁早离他远远的。
熊孩子不可怕,熊孩子的家长才可怕。
就目前来看,大胸弟有四成把握可成才啊。
没有个好老子,但有个好妻子嘛。
说成材,还得看个人修行,就老彪子的家庭环境,也就是跟着李学武混了,不然……
“文人,这辈子我怕是不成了,”老彪子笑嘿嘿地说道:“不过闻人我还凑活——”
“你是又要找挨打了!”
李学武应了大胸弟的玩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问道:“回家了吗?”
“嗯,昨儿下午回去的。”
明显的,李学武问完,老彪子脸上的笑容便散了去,他对家里还是有根刺。
“带着孩子回去的?”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并没有在意他的情绪,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老彪子倒是看开了的模样,心里有疙瘩是难免的,毕竟这么多年了。
只是他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又不在家跟前生活,在意又能有几分。
“嗯,庆兰非说回去看看。”
他歪着脑袋看了看窗外,貌似没在意地说道:“就坐了会儿,也没吃饭。”
“家里都挺好的啊?”
李学武放下茶杯,语气平淡地说道:“国栋在街道,兴许还能知道家里的事。”
“我最近都很少回大院,少听人讲了。”
“还是那样,能咋样。”
老彪子淡漠地说道:“他们没觉得少了一个儿子,我也没想着少了一对爹妈。”
“我跟庆兰也说,只当是远房亲戚,少惦记,少给人家的其乐融融添堵。”
“你弟弟有孩子了?”
李学武挑了挑眉毛,道:“我好像听国栋提了一嘴,是去年还是前年结的婚啊。”
“嗯,前年,有个小子。”
老彪子喝了一口热茶,道:“命根子似的,老儿子大孙子嘛。”
“没跟你要钱啊?”
李学武拿起茶壶给他填了茶水,道:“他们应该知道你现在过得啥样了吧?”
“嗯,应该是知道,故意装不知道呢。”
老彪子笑了笑,说道:“拐弯抹角的跟我提日子苦,说我弟弟干着临时工辛苦啥的。”
“不过我没搭理,庆兰给两个老的留了10块钱当过年的礼儿了,惹了好大不高兴呢。”
“呵呵呵——”
李学武听这两口子的小心思,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以前他爹妈以为他混的不好,不待见他,他过年回家都是扔100或者200。
今年明明知道家里反应过来了,却给扔了10块,这不是故意的是啥。
要不怎么说老彪子找了个好媳妇呢,聪明的厉害,尤其是拿捏人情世故。
“庆兰说了,越要给的越少。”
老彪子嘿嘿笑着说道:“她还故意让我开着车回的家里,给街坊邻居要上好烟。”
“这亲情啊,有的时候真是薄如纸,贱如柴,”他微微摇头感慨道:“不知道我这废物过的比他们的宝贝儿子还要好,得多坳头。”
——
十二月二十八号,周日。
沈国栋选了30号结婚,可是让很多人不满意。
但这小子没想着大操大办,甚至比院里的哥兄弟几人都要低调。
不请朋友,没有亲戚,就哥兄弟几个,能回来的摆几桌,叫上亲近的人热闹热闹。
老彪子回来的早,周六上午就到京城了。
本来李学武给西琳打电话,请她和葛林回来,同沈国栋和小燕一起办婚礼。
但西琳坚持不回来,两人的结婚证都是沈国栋托人在街道代办的。
别怀疑,这年月结婚证也能“代办”,只要你有关系,有信用能担保。
沈国栋在街道混的相当可以,明年七月份就是正式的谠员了,属于“自己人”了。
也正因为不想这件事受了结婚的影响,他和小燕的婚礼特别的低调。
按照规定,小燕还得等两年才能结婚,但先上车后买票,在这个时候几乎是普遍现象。
两人算计的好,周二是回收站最不忙的时候,也是单位上班那些人最忙的时候。
老彪子倒是无所谓,包括津门的二孩儿也是一样,趁着国栋结婚,年底了回来述职。
就在东风一号俱乐部,就在周日这天,回收站能回来的主要负责人都到齐了。
李学武、李文彪、沈国栋、杨召(二孩儿)、叶继祖(二爷)、于丽、娄钰。
李文彪负责东北业务,沈国栋负责京城业务,杨召负责津门业务。
李学武的姥爷已经不管事了,主要是在做木工的指导和研究。
应对的方向主要是吉城的木材采购以及茶淀的组合家具制作。
所以这一次会议姥爷并没有出席,反倒是让协助沈国栋工作的叶二爷来了。
叶二爷现在主要负责回收站的业务,给沈国栋腾出时间来做管理工作。
十三太保剩下的小子们也在跟着学习,打下手,基本上没有出去收破烂的了。
小人书、服装、文具、体育用品、二手电子产品等等业务,全都有十三太保在参与。
当然,在今年,李学武也逐渐培养和引入了外人参与进来。
比如罗云负责了服装的业务,左杰负责了小人书、文具和体育用品等业务。
也包括周小白在京城组建的配套经销网络等等。
在培养的还有裴培和欧欣她们,这是俱乐部的人,也可以在观察过后用在业务上。
其实老彪子有私心,当初带着苏晴进来,就是想让她跟着一起学,一起做。
只要得到了李学武的认可,便能从基础业务做起,甚至成为回收站的管理。
没有人比老彪子更懂现在的回收站具备的价值和能量。
就算没有形势上的变化,苏晴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她能挣得比于丽还多?
当然,不否认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所拥有的未来优势,甚至能成为金顶子。
但以苏晴的出身,他能看到的,未来五年到十年之内,她绝对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发展。
于丽现在挣多少?
这么说吧,京城商场里卖的东西,于丽都有消费能力。
苏晴都被李学武安排着给于丽打下手了,未来还用怀疑吗?
可惜了,一听到学校复课,苏晴便立即结束了这边的工作,回到学校去了。
但就老彪子了解到的情况是,复课是复课了,可复的不是课,而是管理。
现在李学武的大哥大嫂不也冷静了下来,该干啥干啥了?
李学文还挂着学校的工作,却基本上能不去就不去。
不是去一监所就是去红星厂,那边还有个华清的科研所。
赵雅芳也是一样,除了照顾孩子,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李学武的事业上。
分给学校的时间少之又少,两口子都有些灰心,要不是李学武劝着,早就彻底回家了。
李学才也是一样,学校里点个卯,不是练车就是去中医院上班。
形势并没有什么变化,真被李学武给说中了。
老彪子是为苏晴可惜的,但人的命,天注定,媳妇儿回京,他是不敢再来往了的。
而且,从于丽口中得知,李学武没有要见苏晴的意思,甚至还斩断了来往。
于丽的话,他哪里听不懂。
作为俱乐部管理处的主任,她更紧要的工作是给李学武当办公室主任。
这个办公室管理着回收站体系的所有分支,于丽的意思,就是李学武的意思。
会议上,大家互相都很熟悉了,也许只有二孩和二爷对娄钰稍微陌生。
老彪子和沈国栋与他再熟悉不过。
山上的智库名义上是由娄钰协调,但实际上是由李学武的人控制着。
以前是老彪子,后来是沈国栋。
包括生活物资、信息传递等等。
业务和任务上的传达是于丽在做,今天请便宜老丈人出席会议,也是李学武要求的。
——
给自己人开会,李学武就放松多了。
时间宝贵,全捞干的说。
京城的销售业务要调整。
李学武在会议上解释了,目前回收站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来组织经销工作。
红星厂的产品越来越多,经销压力越来越大,沈国栋带着罗云他们根本忙不过来。
怎么办?
改运营的形式,既然缺人手,那就把人力工作外包出去,甚至经销工作也外包。
周小白组建的营销网络在明年要逐渐替换掉现有的经销模式。
也就是说,那些“客户经理”们负责联系业务(包括收购),回收站负责处理业务。
这样大大节省了业务处理的时间,也能提升业务的扩展范围。
你要说给客户经理的提成,这对于回收站来说是不得不花的钱。
红星厂对经销的要求越来越高,回收站如果跟不上节奏,那只能把业务让出来给别人。
所以综合考虑,经销模式必须变。
有人说了,那些“客户经理”们靠不住,金字塔的经销模式越来越大,会有局限性。
而且,金字塔发展到最后,潜力消耗干净以后会出现内卷,甚至会出现崩盘的状况。
关于这一点,李学武并不担心。
因为明年年底,那些“客户经理”们会消失一大批,剩下的全是留在京城的菁英。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金字塔的经销团队,会成为李学武编织的,继东风一号俱乐部和青年汇俱乐部而后的第三层关系网。
天然的,在金字塔经销团队吃过饭的人,必然会记得端了谁的饭碗。
金字塔顶层的管理都是青年汇的会员,未来还会成为东方一号的会员。
向上富集,所有人都会自觉对争取成为金字塔尖,成为青年汇会员,成为东风一号会员。
散开的满天星,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刻,给回收站带来业务和惊喜。
他们去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想要发展,想要回来,必须攀上一根绳子。
家里有能力的不需要这个,可那些没有关系,或者暂时借不上力的人呢?
就算那些有关系的,也需要这层关系网来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啊。
所以,从一开始,左杰也好,周小白也罢,都是李学武埋在这个圈子里的一颗种子。
他做的不是生意,而是圈子。
左杰、罗云以及十三太保,从明年开始,就要逐渐正式接手业务工作了。
沈国栋逐渐退出业务,转而做管理。
老彪子也是一样,钢城业务也在调整。
除了与京城配合,继续深挖贸易潜力外,还要利用地方关系建立更多的经销城市网点。
马车夫计划的关键环节,是要让那些黑市里的佼佼者,通过在其所在城市建立经销网点而获得一定的财富积累。
李文彪明年的工作重点便是在东北所有的经济城市插上经销网点的旗。
奉城、吉城、冰城,三点连线,以线拓面,在后年正式形成经销大格局。
为什么要在后年?
因为明年年底,“客户经理”们便要散开,东北会成为接收重点地区。
到时候这些不安分的家伙们,绝对会成为李文彪经销网络下的重要开拓者。
而在马车夫计划中,三年的时间,足够让那些佼佼者们积累到买船出海的实力。
剩下的就是李学武要搞的“中馹韩私贸区”的大业务了,暂且不提。
回收站布局京城,布局东北,同样也在布局津门。
吴淑萍、杨二孩两人主要负责这一块。
因为红星厂的贸易管理中心在津门,经销对接工作变得简单了起来。
贸易管理中心每天都有经销订单产生,他们只需要按程序接下来,联系对接单位。
剩下的交给对应的团队做就可以了。
有需要牛羊肉的,贸易管理中心必然要联系给边疆办事处。
回收站这边在采购合同签署的过程中,就可以做经销准备工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